中国传统文化和服饰面料缂丝皇家御用织物
缂(kè)丝,又称“刻丝”。因其彩纬间换梭产生的"缝隙"像刀刻过的一样而得名。自宋元以来,缂丝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因其工艺极为复杂,艺术感染力强, 而享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盛名。
#01
“非遗缂丝”
“以梭代笔,以丝作画”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
缂丝流行于隋唐,繁盛于宋代,宋人追求精神生活,在缂丝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与书画艺术相结合,开创了以缂丝工艺织造绘画卷轴的新风尚。
缂丝具备艺术和工艺双重价值。织造时,通过在竖排蚕丝上横穿彩色线条呈现画面。
一根纬线不必穿过所有经线,即“通经断纬”,因此同一纬度下,色彩更多样,特别适宜制作书画作品。
缂丝制作一般有16道工序,所用彩色纬纬丝多达6000种颜色。但色彩变换极其繁琐,每一个过渡色都都要不停地变换小色梭,绘画中一笔可以得得到的变化,在丝中就要分解成无数色块。
南宋朱克柔 《缂丝莲塘乳鸭图》
一个熟练工,一天也只能织出几寸丝,有时为了完成一件作品需要几个月乃至至一年以上。
缂丝必须纯手工织造。同是非遗,相比于部分织造可用机器代替的云锦和宋锦,丝织造过程极其细致致,稍有差池,便需拆掉重来,存世精品极为稀少。
缂丝 《博古書幌》
放大镜下的缂丝《翠羽秋荷》细节
缂丝 《鹡鸰红蓼》
《宋沈子番花鸟》缂丝
宋 缂丝孔雀图
缂丝乾隆御制诗花卉册
清乾隆 缂丝御笔墨云室记手
#02
“缂丝”
“非遗时尚走出圈”
新一代的中国设计师也开始运用中国非遗工艺与现代生活美学相碰撞,激发出新的中国美学样式。
盖娅传说
盖娅传说不断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服饰中获取灵感和创意,不仅全情诠释了缂丝、苏绣、羽绘等诸多东方非遗工艺,更是关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时装表达,用时尚语言说出远古的故事。
为了让衣服飘逸灵动,盖娅选择了最为高级的缂丝,在这样薄如蝉翼的面料上缝制难度加倍。
采用古老绝版缂丝孤品,从敦煌色调及壁画图案中摄取灵感,缂丝工艺一寸片料须有十万于次断针断丝,时间之久,技艺之高。融合古法布料的多重工序,从纱线织布上色抽纱缂花,盘绣勾金等刺绣手法及细节层次,仿佛揭开古老面纱,还原敦煌仙子的绝美。
这些神话故事从来不是遥远的,都会在秀场中真实地展现出来,用轻盈薄纱来承载厚重的历史,用创新刺绣来道出远古的传说,用巧妙设计传递中国韵味。
LIQINGWEI
LIQINGWEI 23春夏季发布会主题“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东西方艺术在这里交融绽放,迸发出品牌这一季度的深刻诠释。
面料上,主要采用典型东方丝绸,如非遗缂丝 、宋锦、香云纱、重磅真丝等原料,植物染料棉、蕾丝为辅,通过刺绣、提花、手绘、珠片、串珠等重工艺等,同时把代表着西方贵族阶级蕾丝、“珍珠时代”文化运用到本次设计,让蕾丝和中式刺绣巧妙结合,加上中式传统手工艺,有力表达出丝绸的别样之美。
色彩上,以金色、银色、珍珠白、古铜色,翡翠绿、法式勃艮第红等为主。款式上,古典与现代的结合,加上珍珠的全新设计和多样化的风格,传达一种浪漫与典雅。
在新一代设计师的作品中传统织造、花边等重工艺永久不衰,也是一种传承之美,物尽其用,发扬可持续设计的环保理念。
荷木HEMU
身处城市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中,我们向往自然和回归的心无处安放。东晋陶渊明曾在《归去来兮辞》中发出“田园将芜,胡不归”的长叹,这像是一种召唤,也成了我们归隐的梦境。归去不是逃避,而是休整心灵后的再次出发;归去不是遁世,而是生命的认知与重生。
荷木HEMU丨2023SS上海时装周“归去来兮”携手著名艺术家胡军军女士,来共同呈献一场艺术与时尚的对话。
这一季的荷木HEMU也将打破以往的沉稳色系,汲取胡军军绘画作品中精彩的图案和色彩,为您带来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服装面料以丝绸、锦缎、绢、绡、羊毛、羊绒等天然纤维为主要材质。特别在国家级非物质遗产的缂丝织造工艺、染整工艺、刺绣工艺上大力的推广和传承。
荷木HEMU追求的是一种东方雅致的生活方式,荷木HEMU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共同构建了一个独特而极具东方美学的世界。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